愛神「帕督里木拉迪」,是由三尊天神的合體而成的,分別是四面神-創造之神,毗濕奴-維繫之神及濕婆神-破壞之神。擁有三種自然界的力量-火、風、光,這三種能量可為愛情戴來魅力、財富、地位,泰國人相信虔誠的禮拜愛神能實現夢想中的愛情與姻緣!印度的帕督里木拉迪,是彩色的印度神,手持武器旁邊有牛、狗、及一些動物圍繞著;而在泰國記載的帕督里木拉迪與印度不同,無持武器、沒有動物那是因為之前督造佛像的時候,是與高棉戰爭時期泰國戰勝,佛像不持武器,是代表祈求世代和平。泰國人對供奉及參拜帕督里木拉迪的看法是,工作會很順利、會招來錢財、擁有愛情、讓信眾生命及生活中充滿成功的力量,就賴這三尊神的能量,帕督里木拉迪有三個臉,第一面代表感情順利家庭圓滿第二面代表擁有穩定的財富、第三面是事業得名得利。
2.月老
月下老人,簡稱月老,尊稱為月老爺、月老公,是道教的神祇之一,為掌管男女婚姻之神,相傳為「媒神」。形象常被塑造成白鬍多鬚,臉泛紅光;左手持著姻緣簿,右手拄著拐杖。
典出《唐•李復言•續幽怪錄•定婚店》:韋固少年時,有一夜,在宋城的旅館中遇到一位老人,坐在月光下,翻看著一本書,韋固覺得怪,對老人發問。老人回答是「鴛鴦譜」:也就是天下人的婚姻登記書。老人又告訴韋固,遠處那個賣菜老嫗的女兒,現在才三歲,正是他十四年後的妻子。韋固嫌其不貌美,派人行刺那小女孩。十餘年後韋固結婚,發覺妻子眉上留有疤痕,正是當年的小女孩。宋城縣宰知道這件事後,把那間客棧定名為「定婚店」。而「月下老人」也成為日後華人世界中,對愛情期待的男女們信奉最誠的神祇了。
3. 伽摩
伽摩(Kamadeva),印度神話中愛神。意譯「欲」。相當於希臘、羅馬神話中的丘比特。伽摩面貌俊秀,有著綠色皮膚,天女圍繞,以鸚鵡為座騎,手持弓和箭,他的弓是由甘蔗所造,弦是由蜜蜂腸所做,而他的箭頭用五種芬芳的鮮花裝飾著,這五朵花分別來自阿育王樹上的白色和藍色荷花、瑪麗卡樹(茉莉花)和芒果樹的花,以執心為羽,以希望為鏃。
在顯教中,未有相當之神名,密教中則有愛染明王與之相當,蓋二者皆以弓箭為持物,二者在思想上似有關連,然未詳其所據。《梨俱吠陀》謂其於原始唯一物中,以心芽而始生。《阿達婆吠陀》則謂其生於最初。諸天、仙及人間無可與之比擬者。
依《往事書》所述,濕婆修苦行時,雪山神女命伽摩以愛情迷惑濕婆,濕婆大怒,乃以額上眼火化伽摩為灰燼。及解怒後,復令伽摩為黑天與摩耶之子而再生,名曰普拉雲那。另外一個傳說是他曾經被濕婆以神火焚燒,從此失去形體。
4.愛芙羅黛蒂
愛芙羅黛蒂是位美麗的愛神,與遠古的生育女神和養育女神有直接的聯繫,如哈索爾、艾西斯和阿詩塔特。有人認為愛芙羅黛蒂是腓尼基人,並且是巴比倫伊詩塔女神和敘利亞腓尼基族阿詩塔特女神的姐妹。一些傳說認為,愛芙羅黛蒂出生於奶油中;也有很多傳說認為當克洛諾斯將烏拉諾斯已斷的陽具扔進海中的時候,愛芙羅黛蒂就從大海沸騰的泡沫中誕生了,後被海浪沖刷到了賽普勒斯島,因此在那兒,有專門為愛芙羅黛蒂修建的神殿。
最初,愛芙羅黛蒂只是個生育女神,並掌管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動物和植物。隨後愛芙羅黛蒂被認為是純愛女神愛芙羅黛蒂•烏拉尼亞、婚姻女神愛芙羅黛蒂或妮芙婭、性慾女神和妓女的保護神愛芙羅黛蒂•潘得莫斯及愛芙羅黛蒂•伯恩,她也因為負責透過���境傳遞奧林帕斯眾神的訊息(赫耳墨斯是神與神,阿波羅只負責神諭)有人也視她為給予夢的女神(非管夢,管夢另有其人),她是少數可直接使用並控制夢境與人溝通的神(沒幾個神能夠做到)。
愛芙羅黛蒂嫁給了火神赫菲斯托斯。據說除了雅典娜、阿耳忒彌斯和赫斯提亞外,愛芙羅黛蒂能激發所有神靈心中的情慾之火,通過其影響把神靈們召集在一起。她的狂熱信徒遍布在地中海的各地,並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為慶祝她而舉行名為「炙熱情慾」的節日。
5.芙蕾雅
6.弗麗家
7.哈索爾